本网讯(团委)七十六载山河壮阔,七十六载砥砺奋进。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奋斗精神,9月至10月,校团委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以“青春奋进跟党走 挺膺担当向未来”为主题的“爱国之怀”系列活动,构建了“文化育人链、思政育人链、服务育人链、实践育人链”四链协同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中,为学校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本科汇聚了澎湃青春动能。
青春“出彩”,“文化育人链”涵养青春气象
深耕传统文化,擦亮品牌活动“金名片”。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打造了“同升一面国旗”“同拍一张合影”等品牌活动,让家国情怀在仪式育人中落地生根,学校党委负责人李方泽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与活动。在“同拍一张合影”活动现场,李方泽走到学生中间,与青年学子一同在国旗下合影,定格青春瞬间,并亲切询问了大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李方泽最后勉励广大青年学生要做“有理想”的先锋,“敢担当”的尖兵,“能吃苦”的闯将,“肯奋斗”的楷模,在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同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奋力跑出青春加速度,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校园文化,搭建成长成才“大舞台”。坚持青年宣传青年、青年带动青年、青年影响青年,系统性策划了“智创未来,为梦发声”主持人大赛、“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演讲比赛、寝室文化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兼具的文体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主持实践中锤炼语言表达、传递青春理想,在演讲中感悟思想伟力、坚定信仰信念,在寝室文化设计中营造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寝室文化氛围。
亮相竞技舞台,展现青年学子“硬实力”。坚持将校外高水平赛事作为育人成效的“试金石”,通过组织参与大学生艺术展演、戏剧(戏曲)与朗诵专项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育人,营造朝气蓬勃、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近期公布的安徽省大学生戏剧(戏曲)与朗诵专项展演活动评选结果中,我校报送的11个节目全部获奖,一举斩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奖数量与质量均位居前列。这一成绩既是对我校青年学子艺术才华与青春风采的高度肯定,也是“文化育人”理念在美育实践中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青春“铸魂”,“思政育人链”筑牢青春基石
团干“领航”,让理论之声浸润青年心田。各学院团总支书记以鲜活内容、生动表达让理论学习“活”起来,让理论学习既接“思想地气”,又连“专业实际”。有的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在强国复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有的带领同学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青春成长故事,凝聚奋进力量;有的围绕“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团员青年在理论武装中增强本领、提升素养。一场场高质量的示范团课,为全校团课教学树立了标杆,也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生动的讲述中深入人心。
支部“领学”,用青春话语讲述时代故事。各团支部书记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等主题,牵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团课与班级团日活动。活动中,团支部书记们灵活采用集体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以青年喜闻乐见的“青言青语”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将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鲜活的“小故事”,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真正走进团员和青年心里。
骨干“领跑”,让榜样之光引领奋进之路。校、院两级团学骨干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开展“说团课”活动。有的分享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所见所感,展现青年在基层的担当;有的结合学科竞赛的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在专业领域勇攀高峰、攻坚克难;还有的围绕党史学习中的红色故事,讲述自己如何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以真实经历为身边青年树立可学可做的榜样。
青春“赋能”,“服务育人链”传递青春温度
细化联系服务,做实沟通“连心桥”。坚持以学生为本,紧扣学生成长成才核心需求,通过常态化搭建“学生代表座谈会+校院两级学生会联席会议+‘第二课堂’学生负责人座谈会”沟通平台,广泛听取来自不同学段学生的真实声音。座谈会上,同学们立足思想成长、学业发展、志愿服务、生活服务与实践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畅谈个人经历与具体诉求,反映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会教师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回应、坦诚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营造了真诚、务实、温暖的沟通氛围。
深化就业帮扶,筑牢求职“护航线”。坚持把促进青年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就业引航”行动。9月23日,学校成功举办“出彩人生‘就’在基层——拥抱新职业,启航新未来”安徽省大学生就业引航示范宣讲活动,团省委副书记周宇,学校党委负责人李方泽,团省委学校部二级调研员汪文斌,校领导宣岩松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团总支书记、各二级学院师生代表共计800余人参加活动。此次宣讲不仅为广大青年学子精准解读基层就业政策,更通过真实案例点燃大家扎根基层、逐梦未来的热情,为青年学子的就业之路注入信心与力量,切实将求职“护航线”筑得更牢、更实。
青春“建功”,“实践育人链”锤炼青春本领
推动劳动教育“日常化”。坚持将劳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注重在日常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品质。10月16日,校团委牵头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校园劳动教育集中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在实训楼、南山、东山、清水湖及北园西食堂等多个区域同步行动。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广大青年学生将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深植于心、付诸于行,更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与动手实践中,深刻理解劳动价值,为实现全面发展筑牢素质根基。
推进社会实践“品牌化”。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持续深化社会实践与社区实践品牌项目,鼓励基层团支部、团员青年走进城乡社区、走进基层一线,围绕理论普及、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化动员、项目化运作,推动社会实践走深走实,让学生在贴近实际、服务群众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坚持以专业化、常态化方向深化志愿服务工作,将志愿服务与文明校园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持续建强志愿服务队伍,拓宽服务领域。近期,校团委有序组织开展了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会志愿服务、2025年少荃湖健步走活动志愿服务、大学生就业引航宣讲志愿服务、“理润江淮·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暨创新思政课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生在参与重大赛会、服务社会需求中锤炼专业能力、培养奉献精神,实现思想成长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此次“爱国之怀”系列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从思政铸魂到文化润心,从暖心服务到实践磨砺,“四链协同”的育人体系让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深深植根于青年学子心中,大力推动共青团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未来,校团委将持续巩固育人成果,切实增强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本科的新征程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文/范海宁 郑子涵 图/各团学组织)
一审:刘红 二审:叶惠玲 三审: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