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 2025-07-03
    盛夏硒都绽芳华,青年步履踏新程。在群山叠翠、云雾氤氲的石台富硒之乡,“乡音传情·新声兴旅”普通话赋能文旅振兴实践团以书香为墨、茶香为韵,用镜头定格发展脉络,以脚步丈量乡村热土,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镌刻青春注脚。从书香盈室的思想洗礼到茶厂车间的产业赋能,从山野间的生态守护到镜头里的文化传扬,青年学子以知行合一的实践,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书香沁心:在文字里读懂振兴初心晨曦微露,石台县图书馆“硒阅·伴山腰”分馆推窗见黛、书香盈袖。在团委至立书社、文化与旅游学院方寸读书会联合读书分享活动中,指导老师杨荣手持《习近平扶贫故事》,以“三进下党”“七到晋江”等鲜活故事为引,勾勒出“人民至上”的初心图谱。“总书记顶风冒雪走访贫困户的身影,正是共产党人使命的生动注脚。”她指着书中插图的讲述掷地有声,现场学子争相分享感悟——一个半小时的思想碰撞,让青春理想与家国情怀在墨香中熔铸,化作振兴乡村的精神火炬。镜头赋能:用创意激活茶韵新生午后的横山富硒茶厂隐于云雾,实践团的到来为茶坊注入青春动能。这座隐匿在云雾间的茶厂,承载着几代茶人的坚守。同学们分工协作,播音专业学生为茶产品录制解说;影视制作团队架起设备拍
  • 2025-07-03
    7月2日,“艺创兴农 和美乡村”长丰实践团在费岗小学、小东郢中心广场开展“家风”主题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东郢故事,播撒家风种子实践团成员围绕“东郢田家”家风文化,搜集当地鲜活事例,向同学们深入讲述“孝、勤、诚”家风内涵。随后,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进行卡通家风门牌彩绘,将个人对家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描绘在木板上。家风宣讲和门牌彩绘活动将“孝、勤、诚”的家风种子悄然播撒进乡村儿童的纯真心田,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家风的魅力。守护安全,共享童真时光实践团精心组织了暑期安全主题教育,通过安全宣讲强调交通安全、应急安全等安全知识,开展地震安全演练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为乡村儿童筑牢暑期安全防线。长丰县融媒体中心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纪实,并现场采访了实践指导老师邓睿及两名费岗小学学生。艺韵传情,唱响和美乡风傍晚时分,实践团来到小东郢中心广场,为村民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实践团成员轮番上阵,一首首歌曲、一支支舞蹈,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村民们闻声聚拢,期待的目光点亮了傍晚的时光。晚风轻拂,广场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掌声与笑脸交织成一片。文艺演出以艺术形式传递和美乡风,为村民充实的一
  • 2025-07-03
    7 月2日,“艺起兴农,泾致未来”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纸韵之旅。宣纸质地绵韧如丝帛,润墨如流云,纸寿千年,墨韵天成,是中国传统书画的绝佳载体。 一、竹帘舀月千年卷,百道匠心续墨魂 步入宣纸博物馆,仿若踏入宣纸文化的时光长廊。馆内陈列着大量与宣纸相关的历史文物、古籍善本,以及宣纸制作工具。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宣纸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让团队成员了解到宣纸从唐至今,历经千年岁月,依然在文化传承中熠熠生辉。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种汲日月精华而成的东方纸张,以不蛀不腐的筋骨封存着历史的沧桑、文明的厚重,让唐宋的月光、元明清的烟雨至今仍能在宣纸上洇开涟漪,成为文明长河中永不褪色的记忆载体。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宣纸制作工坊,近距离观摩宣纸的制作过程。从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的浸泡、蒸煮、漂白,到打浆、捞纸、晒纸等上百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团队成员体验制作宣纸,跟随捞纸师傅们的动作,将竹帘在纸浆池中轻轻一舀、一摇、一荡,一张均匀薄透的湿纸便留在了竹帘上,蜕变为一张张薄透均匀的宣纸。这里不仅是宣纸文化的宝库,更是传承千年技艺的精神殿堂
  • 2025-07-03
    七月的骄阳似火,点燃了青春的热血与激情。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艺起兴农,泾致未来”泾县 “三下乡” 暑期社会实践团以红色基因传承者与职教匠心追梦者的双重身份,穿梭在泾县云岭的青瓦飞檐间,感悟历史的厚度,信仰的伟力,以实践教育厚植家国情怀。一、旧址里的铁血忠魂,心尖不灭的燎原星火团队先后参观军部司令部、大会堂等核心旧址,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展柜中,叶挺将军那质朴的粗瓷茶杯与满是补丁的军服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的坚毅品格。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幕幕场景,宛如时光的碎片,拼凑出那段激情燃烧、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穿越历史洪流,紧随先辈们的铿锵步伐,聆听热血战斗故事,感受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在《云岭碑园》与叶挺铜像广场,成员们心怀敬畏,久久驻足。据讲解员介绍,叶挺将军凭借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四处筹措抗战物资,还巧妙推动宣纸工艺服务于革命宣传,让古老的技艺在战火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员们深受触动,红色精神的火种在心中熊熊燃烧。二、放牛娃的信仰故事,笔耕不辍的奋斗精神40 年党龄的陈老缓缓讲述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长卷,为实践团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课。陈老回忆起五岁时
  • 2025-07-0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切实服务乡村发展,7月1日,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艺创兴农 和美乡村”长丰实践团在长丰县费岗村组织开展了建党节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上午,实践团成员深入费岗村小东郢,开展困难家庭、特殊人群走访活动。队员们携带米、油生活必需品,向他们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并传递组织的关怀与温暖。随后,全体实践团成员满怀深情录制了庆祝建党104周年祝福视频,表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对党的无限忠诚与崇高敬意。下午,实践团走进费岗小学,聚焦青少年群体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团成员精心组织党史知识宣讲,引导青少年增进对党的认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宣讲结束后,实践团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剪纸艺术创作活动,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栗家乐为小学生们讲解了国旗的象征意义、升旗仪式的规范流程及其承载的庄严内涵。随后,全体小学生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升旗流程模拟训练,并庄严举行了升旗仪式。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得到有力弘扬与传承。长丰实践团通过慰问走访、党史宣讲、艺术
  • 2025-07-03
    7月2日下午,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汪林一行来网络信息中心调研交流。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袁涛,副主任何功炳和相关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袁涛主持。会上,袁涛对汪林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六位一体”校园文化和智慧校园建设相关情况。袁涛希望两校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加强交流,合力开拓数字化赋能教育创新与智慧管理的新路径,协同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在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校园基础网络建设、数据治理和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汪林对学校的热情接待和细致分享表示感谢。他表示,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讨,深切体会到学校在创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期待未来能在校园基础网络建设和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学习和交流。会后,双方实地参观了学校数据中心机房,就机房建设规范、硬件设施配置及日常运维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考察与交流。
  • 2025-07-03
    7月2日,红薪筑梦实践团队在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开展了一场融合文化传承、思想学习与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从探访非遗古法榨油技艺,到聆听社区工作者基层经验,再到为乡村儿童播撒知识火种,团队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为乡村发展注入安职动能。寻根非遗技艺,感悟匠心传承晨光熹微,实践团队踏入“益然香”非遗古法榨油工坊,开启传统文化探秘之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沉浸式体验这门传承了百年的技艺。风车除杂筛去杂质,铁锅翻炒激发醇香,木榨重压萃取精华等,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先辈的智慧结晶。拥有50余年经验的第五代传承人王师傅感慨道:“古法榨油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根脉,我们必须一代代传下去。”通过现场观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的珍贵,也深刻体会到传承人对传统工艺坚守的不易。汲取思想养分,筑牢信仰根基午后,团队开启思想淬炼与基层认知课堂。有着8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六郎镇强桥村村妇女主任吴霞以“以青春践行使命,以奋斗诠释担当”为主题,为实践队员们上了一节团课。她结合乡村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案例生动诠释基层社区工作者是如何以“拉家常”的工作方法与村民建立信任、协调矛盾的,同时鼓励青年学子积极到
  • 2025-07-03
    为探寻乡村振兴密码,太湖实践团于7月2日先后走进太湖县大石乡兴九振兴发展有限公司瓜蒌基地、卓铺村苔藓产业基地及江塘乡大塘村,以脚步丈量田野,用专业对话产业,在火热的乡村图景中感悟发展脉搏,贡献青春智慧。实践团首站抵达大石乡兴九振兴发展有限公司。在郁郁葱葱的瓜蒌种植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瓜蒌这一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深加工链条及市场前景。同学们深入田间,实地察看瓜蒌长势,了解其从育苗、搭架到采收的全过程,切身感受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随后,实践团与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开展座谈交流。企业方坦诚分享了当前在技术升级、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及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学们则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就业意向踊跃提出见解,展现了青年学子助力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担当。带着对特色产业的思考,实践团接着来到大石乡卓铺村苔藓基地。在这里,不起眼的苔藓正书写着“点绿成金”的传奇。基地负责人展示了苔藓从培育、养护到造型设计、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条。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苔藓产业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更因其低投入、高效益、生态友好的特性,成为助力卓铺村绿色发展、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同学们纷纷惊叹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