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举办读书分享会 引领学子筑梦青春

发布者:智能制造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1-27浏览次数:30

11月26日下午,智能制造学院在至成楼一楼举办“至能阅见”读书分享会(第一期)。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常辉、副书记杨阳、团总支书记以及师生代表参加,分享会由杨阳主持。大家以书为媒、以史为鉴,在墨香氤氲间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杨阳介绍了举办读书分享会的重要意义,阐释了“至能阅见”的主旨:“阅世界”以书为窗拓认知,“见自己”借阅读明坐标,阅世而后识己,愿每个人在思想对话中遇见更睿智、更坚韧的自己。


随后,常辉围绕《记忆里的两弹一星》一书,从历史回响、现实观照、青春作答三个维度分享感悟。他指出,先辈们在工业薄弱、技术封锁的困境中,以坚守与奉献铸就“两弹一星”辉煌,孕育的精神正是智能制造事业的力量源泉。结合现实,他强调,智能制造是强国关键,面临“卡脖子”难题,更需传承自力更生、协同创新的精神。他勉励学子,要坚定家国信念、锤炼专业本领、勇于创新突破、涵养高尚品德,将个人成长融入制造强国建设,以青春之力书写报国华章。


25级智造工程1班孙婧瑜以《不朽的勋章:从邓稼先的“隐身”看“两弹一星”精神》为题,深情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她分享了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的故事,让这位“隐身”戈壁的功勋人物的形象愈发鲜活,邓稼先为国奉献的赤诚之心令在场师生动容。


分享过程中,师生们热烈讨论。有同学感慨道:“在没有先进计算机的年代,先辈们用算盘打出了精密的数据;在缺乏外援的困境中,他们用智慧和双手造出了‘争气弹’。我们今天学习智能编程、精密制造,条件比先辈们好了无数倍,更应学习他们那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和‘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

本期读书会是学院书香文化建设的新起点,既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加清晰的专业指引。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读书会为新起点,传承先辈的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智造”征程中,以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行动,为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本科大学注入青春动能。(文/彭琳琳 图/团总支宣传部)


                     初审:窦仁伟  复审: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