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继续教育学院、团委、能源动力与安全学院联合组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活动共开设3D打印技术探索、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体验、应急救援技能培训三个项目。来自合肥市淮合花园小学的40余名小学生积极报名参与,通过模拟数字雕塑师、消防员、急救员、焊接技师等多元角色,在沉浸式体验中解码职业世界的奥秘。
3D打印技术探索
在充满未来感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内,小学生们第一次亲手尝试了这项神奇的技术。他们跟着老师学习3D打印知识,从设计模型到操作机器,一步步把自己的画在电脑上的小发明变成了真实的塑料小物件。看着自己设计的作品一点点“长”出来,孩子们既兴奋又自豪,不仅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还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当个小工程师!”。
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体验
在能源动力安全实训室内,学生们首先通过“安全警示标识识别”互动游戏,快速掌握了常见安全标识的含义。随后,AR技术的引入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在“模拟灭火体验”环节,面对屏幕上虚拟的火灾场景,学生们借助AR设备,迅速选择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电梯坠落模拟体验”则让学生们体验了惊险与知识并存的瞬间。随着模拟电梯突然停止、剧烈晃动并急速下坠,学生们在紧张中学习到电梯事故应急自救的正确姿势。而“AR焊接仿真体验”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虚拟焊枪操作,他们亲眼目睹屏幕上熔池流动与焊缝成型的逼真场景,感受到技能操作的精准与严谨。
应急救援技能培训
在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区,老师先用动画视频和真实故事讲解急救知识,向学生们强调了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黄金四分钟”救援原则,并逐步示范急救流程。最后,学生们借助“急救假人”反复演练,老师一对一指导,纠正按压姿势、人工呼吸力度等细节,提高学生的急救和自救互救能力。
这场融合科技感与生命教育的职业启蒙活动,用3D打印让创造“看得见”,用AR技术让知识“活起来”,用模拟险情让安全意识“扎下根”,让小学生们在焊接仿真中感受工匠精神,在急救演练中理解生命价值,点燃学生探索知识与创新的热情,实现教育的双向奔赴。未来,学校将继续借助自身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推动职普融通,让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学生体验职业技能,了解职业教育,从中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性能力。(图/秦连好 文/谢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