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安职院着力引领高职教育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5-27浏览次数:2780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合肥市职教基地。占地面积1600亩,现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专任教师600多人,其中具有正、副教授职称专任教师近200人,居安徽省高职院校首位。 2007年,学院荣膺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0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院设有材料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纺织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贸系、管理系和公共教学部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工程制造类、现代服务类、管理类、艺术类等59个专业,是目前安徽省专业数最多、专业门类最全的高职院校。
  
   近年来,学院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建设高教强省和职教大省的战略部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凸显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国家示范院校
  
   2007年10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荣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项目建设以来,学院沐浴着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和煦春风,抢抓机遇,务实创新,谱写了“百花争艳、万木争春”的发展新篇章。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围绕 《合肥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和安徽省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原材料、化工、高新技术和纺织等产业基地的要求,抓住产业基地建设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大量增加的历史机遇,重点建设材料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现代纺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6个专业及专业群。通过建设,学院目前已成为安徽省产业基地建设的高技能人才输送中心;安徽省建材、纺织和加工制造业行业的职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中心;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示范辐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已初步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能够引领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结合专业及行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各专业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个核心,结合本专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为基础,形成了“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各系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学院大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逐步探索出“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定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实施课程开发,以职业技能鉴定和创造物化成果作为课程考核依据”的课程改革思路,力求体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和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内涵,课程体系的构建彰显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通过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开办讲座、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赴企业调研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职教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推动了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截至2009年底,学院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15门、院级精品课程34门。其中,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织物结构与设计》是安徽省高职院校近两年唯一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加大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制订了鼓励教师开展 “教、学、做”一体教学改革的多项激励措施,目前各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实现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院加大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主要通过教师下企业全脱产顶岗实践、短期培训和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还鼓励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学院制订了《教师参与校内实训(实验、实习)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等文件,投入部分经费鼓励教师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学院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8%。学院面向企业生产一线,从行业企业中大量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近两年学院聘请的兼职教师数量在150-180人/学期左右,承担的教学任务达到1.5万学时/学期左右,重点建设专业的专兼职教师比例基本达到1:1。为全面转变教师职教观念,提升教师职教水平和能力,近两年邀请多名职教专家来校培训指导,先后派出30多名教师到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学习先进的职教理念,有近百人次的教师参加了国内的课程开发等各类形式的培训。
  
  


  

  
   示范院校建设以来,学院有多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一批教师被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08年,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同时学院目前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
  
   强化实训基地功能建设,实现“教、学、做”一体环境。学院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场地与功能进行了全面规划。以建设“1234”功能(创造一个环境: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一致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完成两类训练:基本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实现三项任务:实践教学任务、职业技术培训任务与职业技能鉴定任务;体现四大原则:职业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共享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为目标,以“三结合、五合一”(“三结合”:教、学、做相结合;“五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学与实习合一、生产与创收合一)的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通过政府投入、学院自筹和校企共建等途径,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7.6万平方米,共有120多个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达6800万元,其中,“家电及应用电子实训基地”和“服装类实训基地”分别被省教育厅指定为“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和“安徽省职业学院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纺织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院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中,一是强调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并通过相关的职责要求及工作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强化跟班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教学的管理,建立校企共管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及相关作业文本,对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实施有效监控;三是制定了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与监控措施,对以项目、任务等为教学载体,进行“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实施柔性化管理,保障了教学的正常运行。在教学过程监控上,实行 “一督”、“二巡”、“三检”、“四评”,即“一督”:教学督导;“二巡”:学院巡查、系部巡查;“三检”学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四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综合评教,力求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方针,以培养德技双馨的“和谐职业人”为根本目标,从思想文化、形象文化、人文文化、特色文化、企业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着手,全面促进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初步达到了“以文化软实力促进学院硬发展”和 “文化励志、文化培能、文化铸德、文化奠基”的建设效果。学院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实践氛围、鲜明的职业特征,形成催人奋进的学院精神、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使学院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院活力、文化魅力刚柔相济,促进了学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管理现代化。学院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完成新校区20栋建筑的弱电系统建设,目前共建成信息点约4500个,实现了楼宇之间光纤连接,400兆互联网出口,并根据需求建设了一卡通专网和财务专网;实施了先进的计费认证系统及网络设备管理系统。
  
  


  

  
   学院新建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办公自动化三大应用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是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教学工作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学生管理系统是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学生工作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辅导员、用人单位、校友及管理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为党政管理和公文流转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广大教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提供先进实用、高效安全的“无纸化”办公平台。
  
   践行改革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通过示范院校建设,学院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拓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学生的技能水平大幅提高。示范院校建设以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大赛中捷报频传,共获国家级各类比赛项目一等奖8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6个;省级各类比赛项目一等奖37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13个。学生在大赛中找到了自信,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二、辐射带动安徽高职教育发展,推进高教强省和职教大省建设
  
   肩负示范建设重任,勇做高职教育“领头羊”。 2009年5月22日,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委员会,合作委员会成员由3所国家示范院校和8所省级示范院校组成,我院为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在坚持“交流、合作、开放、引领”的理念下,学院积极构建省示范院校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校际合作,对口支援、教改论坛、开放实训基地、推广示范建设成果,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为推动安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快安徽省“高教强省”、“职教大省”的建设与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实训资源共享。学院作为合肥职教基地的龙头院校,通过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引领辐射合肥职教园区职业院校,实现了区域职业院校的共同发展。学院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上,都成为兄弟职业院校共享的资源。近年来,有100多家兄弟院校来我院参观考察实训基地,学院实训基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兄弟院校建设实训基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学院利用公共实训基地面向兄弟院校及社会人员开展技能鉴定,为兄弟院校在校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及岗位培训,开展职业院校的师资培训。
  
  


  

  
   对口支援兄弟院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皖发〔2008〕21号)和省委教育工委《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支持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教工委〔2009〕25号)文件精神,学院对口支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对口支援,推动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科技职业学院各项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竞争力和办学效益,较好地服务和支撑皖北经济社会发展。支援项目包括: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管理干部培训、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优质资源共享等项目;双方互派管理干部、专业教师挂职,我院定期派专家教授进行指导。此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初见成效,得到受援学院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工委的高度评价,进一步体现了学院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科技服务反哺社会,职教立身报效祖国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学院成立服务领导小组,主动服务“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学院鲍俊瑶教授为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设计并制做的检测电容器振动噪声消声室、为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设计的秸秆打包机应力试验台、为上海东影有限公司生产的EI-1008型X光机振动安检设备,投入企业后,目前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王世亮教授为安徽丰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顺铂植入剂抗癌新药提供技术咨询、为安徽四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美国一类抗癌新药提供技术服务、为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氟硅酸生产氟化氢铵联产白炭黑新工艺方案”。
  
  


  

  
   目前,学院“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化学与生命创新中心”、“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工作室”等成为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重要组织。 “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及各专业分中心,加强与江淮汽车、合肥海尔、华茂集团、合力叉车、海螺水泥、合肥美菱、华星化工、恒大自控、华为3Com等大中型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并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化学与生命创新中心”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中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朗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启动了5个科技创新项目。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工作室积极面向安徽省企事业单位进行礼仪与职业形象培训与设计,完成了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收费人员职业形象培训、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颁奖礼仪人员的招聘及培训、上海世博会安徽形象大使培训等三个大项目。
  
   根据社会需求开展培训和技能鉴定。学院充分发挥“家电及应用电子实训基地”和“服装类实训基地”是安徽省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的优势,结合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整体需求,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师资培训、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培训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近两年,每年培训3000人次。学院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纺织、建材两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为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三年累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达 7000人次。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学院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近三年来,学院共为全国及安徽经济发展提供10376名高技能人才。在2007届、2008届和2009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达到97%、98.02%和98.55%,85%以上毕业生已经或正在成长为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用人单位对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开展创业培训,促进社会人员再就业。近年来,学院6名SIYB国家级创业培训师和咨询师面向安徽省,对1000多名下岗工人、失地农民、退役军人和8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培训,受到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